人生哲理的句子_人生哲理:成败得失不在一时一地
【www.793h.com--哲理故事】
人生哲理:成败得失不在一时一地
作者:安乔
1
最近,同事兔子的心情很跌宕。一问才知道,又到考研季了。
兔子的男朋友已经备考三次了,三次不过还在坚持考,这是第四次。兔子因为深爱男友,竟然也就陪考了几次。
起初我以为她说的陪考,也就是在男友复习的时候,安静地呆在一边,看书或看电影,不发出声响,给他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;他看书累了休息的时候,陪他去吃好吃的,玩耍放松,如此而已。
可后来才知道,她说的陪考是报名和男友一起参加考试。因为他压力太大了,想要有个人和他一起,有个支撑和陪伴,在他学习的时候,别人也不能放松,要和他一起背英语单词,学习专业知识。
有一天,兔子顶着黑眼圈来上班,朝我们哭诉:"我现在整宿都睡不好,一看书就想睡,可真的躺在床上了,我又睡不着。"这是典型的压力过大而导致的焦虑。
"我好怕他这次还考不过,怎么办?他都考三次了,我知道他的心理压力非常大,如果再考不过,我真的好担心他会崩溃。"
"他为什么一定要考研呢?"另一个同事忍不住问,"搞得两个人压力都这么大,多痛苦啊。"
"他非常崇拜那个专业的老师,就是想考那个老师的研究生,这大概是他的梦想吧。"兔子替他解释。
"可都考了三次了,如果今年不过,难道还要继续考?那要考到什么时候是个头?"同事问。兔子不说话。
2
兔子男友的这番举动让我想起"不撞南墙不回头"这个词来,那种执着到有点执拗的坚持,有时,我其实并不认可。
很多事,不是非要撞倒南墙才回头的。太在乎一件事的成败得失,原本是开心快乐的付出和努力,也会转变成一种自我怀疑和折磨,把初心的期待,生生熬成了功利。就像兔子的男友,一开始,他是真的因为热爱那个专业,想考那个老师的研究生,可考着考着,就把考试当成了一种通关游戏,只有考上了,才对得起付出的时间与努力,才是对自己的认可。
也很能理解,兔子男友考研前三次其实离分数线都只差那么一点,就一点点,不再试试的确会不甘心。但有没有想过?有时不是能力问题,而是心境和心态的问题。
"这次再不过,暂时先别再想考研这件事了,不如工作一两年,换个思路和目标,去接触更多人,扩展一下眼界,权当放松放松了。如果之后还想考,那就再继续考咯;若是不想考了,也就放下那份执着了。怎么样都是好的。"我建议道。
成败得失不在于一时一地,一条路走不通,就没必要强逼着自己继续走,莫不如换一条路走走看,正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。不急于这一时一刻的成败,让自己去到更大的环境,去多历练,没准儿会发现更多有趣的路。
3
有一天,收到读者咸鱼的微信。咸鱼大四了,她说自己也在准备考研,可是从倒计时100天开始,她就无比焦虑。她的话里有几句我印象深刻,她说:
"为什么别人既可以有一手好牌,又能出好它,过得顺风顺水。可我大四,考研注定失败,拿一手烂牌,我该怎么办?我突然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,对比别人,我有一种一辈子也追不上的感觉。"
面对失败的时候,我们都曾这样质疑过自己吧。
我转而又想起白天在读者群里,看到有读者抱怨自己的学校不好。我特别想把曾看到的一句话送给他们:一只站在树上的鸟儿,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,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,而是自己的翅膀。
很多时候,与其羡慕别人顺风顺水,抱怨自己周遭险恶,不如在成长的路上不断努力。只有让自己强大起来,才能获得最大的安全感。
当然,有时我们必须承认,真的存在运气这回事。有的人相貌好、出身好、人缘好,他们的运气的确让人艳羡。可是,运气终究不能跟真才实学相比啊。没有一辈子的好运气,真的竞争起来,有能力、有才干才是王道。
在迷茫的时候,在人生低谷的时候,在拼了命想做好一件事最后却做砸了的时候,我也大哭过,咒骂老天为什么对我不公?但很快,心态就放平了。
是啊,不如就承认自己运气差一点吧,但不急这一时片刻,好运还在后面呢。咬紧牙关挺过去,失败了就重来,做得不好就重做,一种方法不对就换一种思路继续努力,总之不能被打趴下啊。就像打游戏,通不了关的时候,就练技能,技能上去了,自然就能通关了。
4
有些时候,别人先拿到好牌,先尝到了人生的甜头,走在你的前面,你以为那都是他的运气。可哪里有那么多天生好运呢?多少人含着金汤勺出生,最后还不是因为自己不努力,长大后依然只是一个"富二代"头衔的附庸。
那些你以为一直好运的人,其实在你看不到的时候,都是真的在努力,越努力才越幸运。
有人说,总觉得自己碰不到美好的人和事。其实,并不是老天爷故意整你,可能是因为你自己还不够好,他们暂时都躲着你。
当你足够厉害的时候,原先那些难题就不再是难题,那些刁难你的人也不再有刁难你的资本;当你能轻松搞定很多人和事的时候,世界就会变得顺遂起来。
也曾遇到一个较真儿的读者,他问:"是不是每个人只要努力,最后一定都会成为很厉害的人?"
哦,那可真未必。
看过了很多人的成败得失,也经历过工作上的跌宕起伏,那些成长最后让我懂得一件事:也许我们最后都未必会成为一个多么厉害的人。
可是,我们要成为自己喜欢的那种人啊,做自己喜欢的事情,依旧有勇气有热情,还有好奇心,不断去尝试去体验。世界无穷尽,人生还长着呢。
看淡成败得失
人生往往是怕什么来什么,当你看淡成败得失、恩怨情仇时,反倒顺风顺水、遇难成祥。人生最宝贵的,就是一颗平常心,身居繁华,心静如水,不为世间五色所惑,百味所迷。一切因缘而起,因念而生。当执着于某事某物时,就会患得患失,烦恼也接踵而至;若心无挂碍,看开一切,就会无所畏惧。
成败得失的意思
成语:成败得失
读音:chéng bài dé shī
释义:得:得利。失:失利。成功与失败,得到的与丢掉的。查询更多成语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步骘》:“女配太子,受礼若吊,慷忾之趋,惟笃之物,成败得失,皆如所虑,可谓守道见机,好古之士也。”
成语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:
1、结构固定性
成语的构成成分和结构形式都是固定的,一般不能随意更变或增减语素。例如"唇亡齿寒",不能改为"唇亡牙冷"、"唇亡牙寒"、"唇无牙冷";"胸无点墨",也不能增加成"胸中无有一点墨"。此外成语里的语序也有固定性,不能随意更改。例如"来龙去脉"不能改为"去脉来龙";"汗马功劳"不能改为为"功劳汗马"。
2、意义整体性
成语在意义上具有整体性。"它的意义往往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,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来的整体意义。"2如"狐假虎威",表面意义是"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",实际含义是"倚仗别人的权势去欺压人";"兔死狗烹",表面意义是"兔子死了,猎狗就被人烹食",实际含义是"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";"废寝忘食",表面意义是"不顾睡觉,忘记吃饭",实际含义是"极为专心努力"等等。
3、语法功能的多样性
从汉语语法的角度来看,汉语成语在句子里相当于一个短语,因为短语在一个句子中能充当不同的成分,所以成语的语法功能也具有多样性。汉语成语形式多样,如上文所说的有四字成语、五字成语、六字成语、七字成语、八字成语等等,其中四字成语是汉语成语的主要形式。所以这里对成语语法功能的分析,主要集中在四字成语充当句法成分的分析。
【成语的定义】
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、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,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,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,简短精辟易记易用。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,包括贬义和褒义,当然,也有中性的。成语多数为4个字,也有3字的以及4字以上的成语,有的成语甚至是分成两部分,中间有逗号隔开。
【成语的来源】
成语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、谚语相近,但是也略有区别,其次在语言形式上,成语几乎都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,字面不能随意更换,而习用语和谚语总是松散一些,可多可少,不限于四个字。例如"快刀斩乱麻"、"九牛二虎之力"、"驴唇不对马嘴"、"前怕狼,后怕虎",这是常说的习用语;"百闻不如一见"、"真金不怕火炼"、"有志者事竟成"、"路遥知马力,日久见人心",这是一些经验之谈,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,属于谚语一类。成语跟习用语、谚语是不一样的。
【成语的出处】
如"狐假虎威"出于《战国策·楚策》,"鹬蚌相争"出于《燕策》,"画蛇添足"出于《齐策》,"刻舟求剑"出于《吕氏春秋·察今》,"自相矛盾"出于《韩非子·难势》,都是古代的寓言。如"完璧归赵"出于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,"破釜沉舟"出于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,"草木皆兵"出于《晋书·苻坚载记》,"一箭双雕"出于《北史·长孙晟传》,"口蜜腹剑"出于《唐书·李林甫传》,都是历史上的故事。至于截取古书的文句用为四字成语的更为普遍。如"有条不紊"取自《尚书·盘庚》"若纲在纲,有条而不紊","举一反三"取自《论语·述而》"举一隅,不以三隅反,则不复也","痛心疾首"取自《左传》成公十三年"斯是用痛心疾首,暱就寡人","分庭抗礼"取自《庄子·渔父》"万乘之主,千乘之君,未尝不分庭抗礼","奴颜婢膝"取自晋代葛洪《抱朴子·交际》"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,以奴颜婢膝者为晓解当世","胸有成竹"取自宋代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"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"。诸如此类,不胜枚举。其他采用古人文章成句的也为数很多。如"忧心忡忡"出自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,"外强中干"出自《左传》僖公十五年,"以逸待劳"出自《孙子·军争》,"水落石出"出自苏轼《后赤壁赋》,"萍水相逢"出自唐代王勃《滕王阁序》,"牢不可破"出自唐代韩愈《平淮西碑》。"吴下阿蒙"出自司马光《资治通鉴》(卿今者才略,非复吴下阿蒙。)
本文来源:http://www.793h.com/lzgs/4598/